HOTLINE
13631331686,13822188267咨询热线:
13631331686,13822188267
文章来源:未知; 作者:诸助理; 时间:2024-09-20 09:24; 浏览量:
一、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有哪些
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中,通常体现为行为人本应预见其行为或活动有可能带来对公共安全、社会关系等产生严重威胁的后果。
然而,由于其疏忽大意或抱持侥幸心理,未能做到合理地预测和预防此类事故的发作,最终还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。这里提到的“疏忽大意”是指行为人有能力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引发潜在的危险情况,却由于自身的过失粗心或盲目自信,而没有及时意识到这一点,最终致使悲剧的发生。例如,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倘若忽视了对刹车系统的常规检测,以至于刹车出现故障并酿成交通事故。另一种情况则是“过于自信”的过失,即行为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,但是却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经验,认为可以通过小心谨慎的操作来规避风险,从而导致了意外事件的发生。例如,某位电工明明知道电线老化存在漏电的隐患,却依然抱有侥幸心理,认为只要自己操作得当便可避免事故,结果却导致他人因触电而受到伤害。
【过失犯罪】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,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,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,是过失犯罪。
过失犯罪,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。
在过失犯罪中,主观要件通常指行为人应预见其行为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社会关系。但因其疏忽或侥幸心理,未预防潜在危险,导致悲剧。疏忽大意是指行为人未及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潜在风险,如驾驶员忽略刹车检查导致事故。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行为人虽知风险,却相信能规避,如电工忽视电线老化隐患,造成触电事故。
二、过失犯罪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
所谓的追溯期限其实就是针对刑事案件所设定的法律追责时效,这一概念是指司法部门依据相关刑事法典,就犯罪分子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进行起诉或追究的法定有效期限。
追溯期限的具体规定如下:
首先,若某一犯罪行为在法定最重处罚种类(即有期徒刑)为不满五年的情况下,则在经过完全五个自然年后,便将失去可以被追溯和追究的资格。
其次,当法定最重处罚种类(有期徒刑)超过五年,但未达到十年时,那么在经过整整十年之后,该行为将不再具有被追溯追究的资格。
再次,若某一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重处罚种类为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时,在经过完整的十五年后,这一行为同样会失去被追溯和追究的资格。
最后,倘若某个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重处罚种类为无期徒刑或死刑,那么在过去整整二十年后,该行为将不再具备被追溯和追究的可能。
但如果在二十年之后,司法机关认为该行为仍需要被追溯和追究的话,他们将会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交申请并请求其进行全面核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