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HOTLINE
13631331686,13822188267咨询热线:
13631331686,13822188267
文章来源:鑫霆律师; 作者:诸助理; 时间:2022-04-27 15:13; 浏览量:
嫌疑人拒不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辩解或沉默。
根据刑事诉讼法律法规,犯罪嫌疑人有拒绝自证其罪的权利。
但是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依据是事实和法律。如果有犯罪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充分,没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,也能定罪
一个是还在调查阶段没有判决,而另一个则是已经判决确定其已经犯罪。
嫌疑人是还在调查阶段没有判决,犯人是已经判决确定其已经犯罪。都是概念都运用于刑法中。
在法院未做有罪判决或者作出的有罪判决未生效之前,都称为犯罪嫌疑人。
在有罪判决生效,之后就要开始服刑,称之为罪犯。
1、犯罪嫌疑人
犯罪嫌疑人是指未经审判,没有认定有罪,但是经公安机关确认有重大嫌疑的人,包括移送检察机关时也是使用这个称谓。
所谓的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、起诉阶段,被怀疑犯有某种罪行,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。
2、犯罪
犯罪嫌疑人经法院审判,被判了刑后是罪犯。
提示:
1,目前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没有缺席审判规定和制度。
2,犯罪嫌疑人逃跑之后,仍然是犯罪嫌疑人。
3,犯罪嫌疑人逃跑之后,未经审判法院不能判决有罪。
为什么有证据指定的罪犯也只能叫犯罪嫌疑人
因为还没有经过开庭审理,以及最后的宣判,不知道审判的结果到底是什么,所以叫做犯罪嫌疑人。
犯罪嫌疑人,是指在刑事诉讼的侦查、审查起诉阶段,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以前,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有可能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。
犯罪嫌疑人,是指在刑事诉讼的侦查、审查起诉阶段,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以前,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有可能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。犯罪嫌疑人是公诉案件在侦查起诉阶段对被追诉对象的称谓。如果该犯罪嫌疑人被起诉,则应称为被告人。 刑事诉讼法还规定没被判刑的都不能称为罪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