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HOTLINE
13631331686,13822188267咨询热线:
13631331686,13822188267
文章来源:未知; 作者:诸助理; 时间:2025-02-18 09:43; 浏览量:
要是家属既不谅解,也不接受赔偿的话,那对案件的处理肯定会带来一些影响。在刑事这块,家属的谅解一般能当作是从轻或者减轻刑罚的一个考量点,但可别把它当成决定性的因素。要是犯罪行为特别严重,就算家属不谅解,法院也得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量刑,不会因为家属的态度就改变判决的。
再说说民事赔偿方面,不接受赔偿可不代表赔偿义务方就可以不用担责。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还有相关的证据,把赔偿金额之类的事情给判定好。要是判决之后对方还是不履行赔偿的义务,那咱们就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这些法律途径来保障自己的权益。
总而言之,家属的态度虽然会对案件的处理产生一定的作用,但是可不能左右法律那公正的裁决。不管家属是什么态度,当事人都得积极地配合法律程序,按照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这样才能让事情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。
二、家属不谅解时法律会如何量刑
在刑事审判中,家属不谅解对量刑有一定影响,但并非决定性因素。
从法律角度,量刑要依据犯罪的事实、犯罪的性质、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,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判处。家属不谅解意味着缺乏“取得被害人或其家属谅解”这一酌定量刑情节。通常来说,谅解书可体现被告人在犯罪后的积极弥补态度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人身危险性降低,法院会酌情从轻处罚。若家属不谅解,被告人便少了这一从轻情节,可能在基准刑基础上不会因谅解而得到幅度上的从宽。
不过,法院量刑还会综合考虑自首、立功、坦白、犯罪中止、未遂等法定情节。即便家属不谅解,若被告人存在其他法定从轻、减轻处罚情节,依然会依法在量刑时予以考量。